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无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_日韩免费午夜视频_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措放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_欧美色淫网站免费观看_一级毛片成人免费_丝袜美腿在线视频_美女黄网站性av_国产精品无码刺激性_极品少妇的粉嫩小泬看片

搜索

· 大健康

News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日期: 2020-02-27
瀏覽次數(shù):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2-27? ?青野天潤


蝗蟲過處,寸草不生。繼東非蝗災之后,紅海兩岸蝗災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已影響也門、沙特阿拉伯、阿曼。此外,受強季風影響,大量蝗群一周前抵達海灣兩側,“造訪”了科威特、巴林、卡塔爾和伊朗西南海岸區(qū)域。


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因蝗災于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國家緊急狀態(tài)。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根據(jù)巴方需求,中國政府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隨后,10萬“鴨子軍隊”也將代表國家出征滅蝗。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支由浙江紹興“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隊”簡直是滅蝗界中的“奇才”。20年前,鴨子“軍隊”就曾出兵新疆,一舉平定蝗災,立下赫赫戰(zhàn)功。


為什么是鴨子?滅蝗界“天才”名副其實嗎?寧波“鴨兵”能申請入戰(zhàn)嗎?2月26日,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研究員盧立志對此進行了解答。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奉化水鴨請求代表祖國“出戰(zhàn)‘!


為什么是鴨子?


勤勞的中國人,在歷朝歷代的滅蝗戰(zhàn)爭中積累了很多種方法對抗蝗蟲災害。


盧立志介紹,科學防治蝗蟲可以采用藥物殺滅,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自然是生物防治的好處更多,“前者滅殺成本高,還會有農藥殘留,后者不僅沒有環(huán)境污染,還能修復生物鏈,一舉多得?!?/span>


生物滅蝗辦法曾經也考慮投放青蛙、鳥類。“它們同屬蝗蟲天敵,但紀律上‘散兵游勇’。蛙和鳥類只能在指定區(qū)域完成滅蝗任務,一旦蝗蟲轉移,它們不會跟隨作戰(zhàn)。這樣一來,我們需要重新到受災地區(qū)投放天敵。一來成本增加,二來有些物種可能受環(huán)境限制,并不適合投放受災區(qū)域?!?/span>


相對比,“雞鴨軍團”作戰(zhàn)能力更勝一籌,“鴨子喜歡群居,管理起來比雞更方便,生命力、覓食能力、抗寒能力也更強,適合野外生存。”


同時,放一只鴨子相當于滅了蝗蟲全家。盧立志給出數(shù)據(jù)對比:“一只雞一天能吃掉70只蝗蟲,一只鴨子則能吃掉200多只,擁有三倍作戰(zhàn)能力。而且鴨子吃蝗蟲完全是地毯式‘搜捕”,連蝗蟲的蛹都不會放過?!?/span>


加上鴨苗長成后肉質鮮嫩,滅蝗“退役”后還能成為當?shù)鼐用癫妥郎系拿牢都央?,帶來經濟收入?/span>


不用再比了,“鴨子軍”完勝!


紹興鴨是滅蝗界的“奇才”


紹興鴨味美,肉質鮮嫩多汁,一直是煲老鴨湯的好原材。而它們也是目前主推的滅蝗主力軍,“簡直是滅蝗界中的‘奇才’”,盧立志說。


紹興鴨中又以麻鴨體形大,捕食能力強,成為滅蝗首選。


麻鴨最輝煌的戰(zhàn)績是2000年?!爱敃r新疆出現(xiàn)大批蝗蟲,新疆很少養(yǎng)鴨,所以當時 ‘鴨兵’全部來自于浙江空運。分批運送10多次,總計10萬多只?!?/span>


浩浩蕩蕩來到新疆的“麻鴨軍”并沒有顯露新兵蛋子的稚嫩,不負眾望在大草原上朝蝗蟲們劈頭蓋臉飛撲,將它們一一變成肚中美餐。當年8月底,蝗蟲就被徹底殲滅了。


更有意思的在后面。當時新疆滅蝗最高司令部——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專門下達“表彰書”: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tài)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寧波“鴨兵”申請入戰(zhàn)


江浙歷來都有養(yǎng)殖鴨子的傳統(tǒng),比如余姚有番鴨、奉化有水鴨、鎮(zhèn)海有“青殼2號”。那寧波“鴨兵”能申請入戰(zhàn)出國滅蝗嗎?


盧立志說,鎮(zhèn)?!扒鄽?號”與紹興麻鴨同屬蛋鴨品種,“目前來看,鴨子中屬‘蛋鴨’滅蝗效果最好,戰(zhàn)斗能力最強。我們也想做對比研究,看看是否還有比麻鴨作戰(zhàn)能力更強的品種。如果寧波鴨勝出,那么也會在考慮范圍內?!?/span>


盧立志透露,巴基斯坦治蝗計劃,首批預計出動10萬“鴨兵”, “國紹1號”鴨苗將代表國家出征滅蝗,“鴨苗可通過空運,一天之內就抵達巴基斯坦。”


但“鴨兵”出征前,盧立志認為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需解決。他要和國內外的專家一起研究制定《牧鴨治蝗技術規(guī)范》,以便按照標準規(guī)范操作,“鴨子滅蝗看起來簡單,但其實并不?!?/span>


以此次幫助巴基斯坦滅蝗為例,盧立志與其他專家一起要先通過科學估算出蝗災席卷而來的時間,“因為鴨子經過一個半月的成長期滅蝗能力達到最強,經過科學估算,我們就能預留足夠時間,知道何時向巴基斯坦派‘鴨兵’最合適,以達到最好的滅蝗效果?!?/span>


第二波蝗災要來?


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毀滅性后果


多國遭遇的沙漠蝗蟲災害已持續(xù)數(shù)月,其規(guī)模在繼續(xù)擴大。近幾個月來,沙漠蝗蟲席卷了從西非到東非、從西亞至南亞共20多個國家,蝗災面積總計16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非洲之角最為嚴重。非洲之角國家已有超過2000萬人陷入糧食危機。


專家預測,沙漠蝗蟲在東非國家的遷飛路徑上廣泛繁殖,蟲卵可能會在3月至4月間孵化。若不采取措施,到6月沙漠蝗蟲的數(shù)量可能會增長500倍,并可能蔓延到非洲和亞洲的30個國家。而東非最重要的種植和收獲季節(jié)將在3月至5月之間開始,若出現(xiàn)新蝗群,第二波蝗災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毀滅性后果。


氣候變化和颶風導致蝗災加劇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本月閉幕的非盟峰會上指出,氣候變化是蝗災加劇的重要因素。


東非地區(qū)常年干旱,但2019年異常潮濕,大量降雨為蝗蟲繁殖創(chuàng)造了“特殊”條件。這部分是由一種被稱為“印度洋偶極子”的現(xiàn)象導致,同時也歸因于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海洋溫度上升。


此外,颶風也是導致此次蝗災的因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過去10年間印度洋上的颶風活動愈加頻繁。


為了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安全與和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刻不容緩。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相關閱讀:大唐宰相姚崇是怎樣應對山東蝗災的?


? ? 據(jù)悉,嚴重的蝗災正肆虐東非,說是二十多年不遇,現(xiàn)已向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蔓延。2020年2月11日,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fā)出了預警,希高度戒備,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xiàn)糧荒。


這蝗災,與水災、旱災并稱為世界上發(fā)生頻次較多的三大自然災害,的確不容小視,其破壞力之大,自古以來就令人震驚。其始作俑者乃蝗蟲,也就是螞蚱,俗稱'蚱蜢',藥食兩用昆蟲,是有名的農業(yè)害蟲之一,善于飛行和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植物葉片為食,多則成災。


我國歷史上,因蝗蟲產生的蝗災亦不甚枚舉,大唐時期有名的蝗災就有發(fā)生于太宗時期貞觀二年,玄宗時期開元三年、四年及僖宗時期乾符二年(875年)等年間,達四次之多。


這開元三年、四年的蝗災,即公元715年、716年發(fā)生于玄宗開元時期的蝗災,主要爆發(fā)于山東地區(qū),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河北及山東等地。這連續(xù)兩年的蝗災,可謂蝗蟲成云,鋪天蓋地,所過之處,莊稼盡掃而空。無可奈何的老百姓,有的在受災的農田旁燒香、禱告,有的獻上各式祭品,但就是不敢捕殺蝗蟲。


? ? 以致史書如是云:'開元三年,山東大蝗;開元四年,山東蝗復大起,民祭且拜,坐視食苗不敢捕。'


此境令大唐朝野震悚,玄宗皇帝更是憂心忡忡:長期下去,如何是好?遂召集朝臣商議。


危急之下,時任宰相的政治家姚崇沖破重重阻力,力主捕殺蝗蟲,果斷治理蝗災,使老百姓得以'躬耕于其田'。


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姚崇治煌'。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一、姚崇其人


姚崇,字元之,公元651年出生于陜州,自幼灑脫,注重氣節(jié),勤習武藝,二十歲后開始飽讀詩書,其灼灼才華得以夯實,從而'以文華著名',現(xiàn)有詩作6首存于世錄入《全唐詩》中,代表作如《秋夜望月》、《夜渡江》等;文章有24篇錄入《全唐文》,著有文集十卷。


姚崇年少時,以孝敬皇帝(李弘)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后憑自身實力考中下筆成章舉,不久,授予濮州司倉參軍,因管理有方遷任夏官郎中,后累遷至兵部郎中。


公元696年,正值武則天主政時期,因契丹李盡忠、孫萬榮起兵作亂,入侵河北。時年45歲的兵部郎中姚崇據(jù)此提出了自己有條有理的軍務處置方案,得到武則天賞識。


此亂平定后,武則天便擢升48歲的姚崇為兵部侍郎,后遷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名列宰相,儉樸持家的姚崇至此入列大唐重臣之列。


'神龍政變'后,武則天還位于兒子唐中宗,姚崇貶任為中州刺史。景云元年,唐睿宗繼位后,59歲的姚崇被征召還朝,復任宰相,與名相宋璟通力協(xié)作,整飭朝綱,一時頗有初唐'貞觀'之風,與當年的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時稱大唐'四大賢相'。


唐玄宗李隆基親政后,姚崇再度得到尊崇重用,復拜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后封梁國公,遷中書令。


由此,資歷深厚的三朝元老姚崇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輔政才能,提出《十事要說》,傾力社會改革,實行新政,取得了卓著成效。


'姚崇除蝗'就是此間的業(yè)績典范之一,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經濟基礎。


由此,姚崇也被后世譽為'救時宰相'。開元九年(721年),七十一歲的姚崇去世,被追贈為太保、揚州大都督,謚號'文貞'。


二、'姚崇治蝗'的困境


那時對自然災害的治理,尤其是煌災,難度相當大,根本沒有如今有效的防治蝗蟲的高科技手段和先進武器,就是在思想上也遠沒有今天正確的意識。


由于古人對蝗蟲的敬畏,認為蝗蟲是神蟲(蝗神),使得人們普遍質疑'除蝗'的正確性。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即便在繁華的大唐,科技知識依舊匱乏,唐人亦深受'天人感應'思想的影響,認為'蝗災'與日食等天文現(xiàn)象都是自然規(guī)律,不容反抗,若強力除去人們敬畏的蝗蟲,必將受到天譴,不積功德,將受到更重的懲罰。


為此,老百姓對'除蝗'并沒有多大積極性。


就是重量級的朝廷官員也多有反對的聲音。大唐'山東蝗災'發(fā)生后,最典型的就是汴州刺史倪若水的拒絕'除蝗'和宰相盧懷慎對'除蝗'不愿擔當。


時任汴州刺史、從三品大員倪若水最初在接到朝廷命令'除蝗'時,公開拒絕,以前趙皇帝劉聰治理蝗災失敗為由,質疑朝廷下達'除蝗'的命令是不正確的。


這在《新唐書》曾明確記載:倪若水上言,'除天災者當以德,若劉聰除蝗不克而害愈甚。'


同為宰相的盧懷慎更不愿擔當,遙相呼應,直言面對蝗災這樣的'天災',應當敬畏,這不是人力可以戰(zhàn)勝的,若執(zhí)意除蝗,會導致更大的災難。


朝野一時議論紛紛,令玄宗皇帝李隆基也擔心起來:'時議者喧嘩,帝疑,復以問崇'。


在這樣空前的壓力之下,'姚崇治煌'面臨的困境可以說是史無前例,既有皇帝的憂心,又有重臣的反對甚至阻礙,更有老百姓的不認同……


姚崇要成功治理山東蝗災有多難?不言而喻,簡直難于上青天。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三、姚崇是怎樣成功應對蝗災的


困境并沒有讓姚崇止步,這位千古賢相以他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膽識迎難而上,逐一破除了治理蝗災所遭遇的每一道難題。


面對老百姓對蝗蟲的敬畏,質疑'除蝗'是否正確這一最大的問題時,姚崇果斷采取了'夜間坑埋法',派出御史擔任捕蝗使,帶領老百姓在夜間焚火,在田土旁邊挖一個坑,因蝗蟲怕人,容易捕捉,捕捉到蝗蟲后一邊用火焚燒,一邊就近掩埋于坑內。


此舉不僅可以科學'除蝗',又體現(xiàn)為對蝗蟲的人性化處理,得到當時的老百姓理解和擁護,認為這樣處理蝗蟲是恰當?shù)摹?/span>


更主要的是,蝗蟲對莊稼的危害,老百姓也是明白的,若聽之任之,勢必會造成自身必然的饑荒。


'夜間坑埋法'讓老百姓在心理上得到撫慰,一當在'除蝗'的思想認識上'解放'后,老百姓的積極性便調動起來,從而賣力地參與到應對煌災的行動中來。


于是'夜間坑埋法'除蝗得到普遍推行,效果也日益明顯起來。


面對汴州刺史倪若水和宰相盧懷慎跳出來'潑冷水',姚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應對。對汴州刺史倪若水予以正面應對,引導他必須帶頭除蝗。


姚崇根據(jù)倪若水的反對意見,采取'以己之道、還治其身'的方法,正面指出他不能以前趙皇帝劉聰除蝗失敗的例子作比:劉聰弒兄上位是'偽主','除蝗'的失敗是顯而易見,而當今玄宗皇帝李隆基是以太子之位名正言順上位,'除蝗'怎會失敗呢?如果你倪若水不盡心辦好'除蝗'工作,那'除蝗'失敗豈不坐實你'借古諷今'的罪名?


?

 浙江10萬鴨子將出征巴基斯坦滅蝗



非等閑之輩的倪若水聽出了姚崇的玄外之音,當即嚇出一聲冷汗,不敢再反對,于是帶頭積極配合'除蝗':'若水懼,乃縱捕,得蝗十四萬石。'


這在《全唐文》'報倪若水捕蝗牒'中就曾詳實地記述了姚崇對倪若水的質問:


劉聰偽主也,德不勝妖;今之圣朝也,妖不勝德。古之良守,蝗蟲避境。若言修德可勉,彼豈無德致然?今坐看食苗,忍而不救,因此饑饉,將何自安?對宰相盧懷慎的不支持,姚崇則以大無畏的擔當精神直面怒懟。


在盧懷慎上言'凡天災,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殺蟲多,必戾和氣…'時,姚崇當面'引經據(jù)典'地予以反駁:過去楚王 豪不猶豫 地吞蛭,終于治好了頑疾;孫叔敖果斷地斬蛇,從而降下福報。如今蝗蟲還可以驅除,若任它成災,谷將被食盡,那時老百姓怎么辦?滅蝗救人,如有禍殃歸我姚崇獨自承擔,不會推諉給你!


一番大氣凜然的話語,顯示了姚崇斬釘截鐵的有力聲音和擔責精神,駁得盧懷慎啞口無語。


面對玄宗皇帝猶豫不決及擔心時,姚崇的舉措則體現(xiàn)了政治家的魄力、水平和作為。


在山東蝗災發(fā)生時,姚崇便向玄宗皇帝上奏:


《詩》云:秉彼蟊賊,付畀炎心。漢光武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暝域,以及蟊賊。'此除蝗誼也。且蝗畏人易驅,又由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憚勸。請夜設火,坎其旁,且焚且瘞,蝗乃可盡,古有討除不勝者,特人不用命耳。


由此'引經據(jù)典',托出'除蝗'之法,有力地說服了玄宗皇帝,得到玄宗皇帝的首肯,同意姚崇牽總'除蝗'。


后來姚崇面對玄宗皇帝的擔心,又及時、耐心地奏報,予以解釋:過去曹魏時期山東發(fā)生蝗災,忍而不滅蝗,以致后來饑荒而人相食;后秦王朝時的蝗災,草木被嚙盡,以致牛馬無食相互啃毛。


接著分析當下面臨危急的蝗災形勢:飛蝗已遍地皆是,還會反復繁殖,而且河南河北家無隔日儲糧,一無收獲百姓就要流離失所,國家安危也在于此。況且滅蝗即或不能滅盡,也比留下來成災患為好。


一番忠言比對,陳述厲害關系,讓賢明的玄宗皇帝在權衡利弊得失后,去除了憂心,令姚崇全力'除蝗'。由此,在關鍵時刻,玄宗皇帝給了姚崇'除蝗'的定心丸,從而姚崇得以成功地完成治理蝗災的使命。


'姚崇治蝗'可謂功不可沒,是為記。


Copyright ? 2005 - 2013 上海青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業(yè)云服務


X
3

SKYPE 設置

4

阿里旺旺設置

5

電話號碼管理

  • 18101767197
6

二維碼管理

返回頂部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