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航天時代?中國空間站?第一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07-21? ?青野云麓
天宮一號(Tiangong-1),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射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是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邁入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天宮一號于2011年9月29日發(fā)射升空;于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正式終止數(shù)據(jù)服務;于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氣層,銷毀部分器件。
天宮一號發(fā)射入軌,先后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完成多次空間交會對接,為中國載人航天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

飛行任務
飛行程序
1、天宮一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經兩次變軌后進入高度約350千米的近圓軌道,并完成飛行器平臺在軌測試。
2、在神舟飛船發(fā)射前,目標飛行器開始降軌調相,進入高度約343千米的對接軌道,等待與飛船交會對接。
3、天宮一號在軌飛行期間,將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形成剛性連接的組合體。
4、組合體飛行任務結束后,天宮一號與飛船分離。
5、待飛船返回后,天宮一號升軌到高度約370千米的近圓軌道,轉入長期在軌運行管理模式,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并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6、天宮一號壽命末期,主動離軌,隕落南太平洋。
主要任務
1、天宮一號作為交會對接目標,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以及神舟十號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
2、保障航天員在軌短期駐留期間的生活和工作,保證航天員安全。
3、開展空間應用、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yī)學實驗以及空間站技術實驗。
4、初步建立短期載人、長期無人獨立可靠運行的空間實驗平臺,為建造空間站積累經驗。
任務目的
1、研制發(fā)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飛船共同完成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
2、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進行航天員空間駐留試驗,以及載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
3、進行對地遙感、空間環(huán)境和空間物理探測、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yī)學實驗及空間技術試驗。
?

艙體組成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為全新研制,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8506千克,艙體最大直徑達3.35米,設計在軌壽命2年。
實驗艙體
實驗艙主要負責航天員工作、訓練及生活,為全密封環(huán)境,內設睡眠區(qū),以及航天員保持骨骼強健的健身區(qū)。該艙由密封艙和非密封后錐段組成,最大直徑3.35米,軸向長度6.4米,密封艙有效活動空間約15立方米,非密封后錐段安裝遙感試驗設備。
實驗艙前端安裝被動對接機構及交會對接測量合作目標,與飛船對接后,可形成直徑0.8米的轉移通道。
資源艙體
資源艙的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一號的飛行提供能源保障,并控制飛行姿態(tài);主要為柱狀非密封艙,配置推進系統(tǒng)、太陽電池翼等,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艙體直徑2.775米,軸向尺寸3.2米。電池翼展開后總長18.405米。
發(fā)射火箭
天宮一號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T1火箭發(fā)射;該型號火箭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的基礎上,研制了新型整流罩,并對助推器、控制系統(tǒng)和故障檢測系統(tǒng)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鸺L52米,起飛質量49.3萬千克,運載能力8600千克。
?

運載物品
天宮一號主要搭載物品有:
1、航天食品,包括蔬菜、肉類、水果和復水湯等,其中,大部分為實驗品,不可食用。
2、實驗艙搭載體育鍛煉設施和娛樂設施,以及提前收錄有影音節(jié)目的筆記本電腦。
3、一枚中國結、四種瀕臨滅絕的植物種子和300面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會旗。
?

關鍵技術
天宮一號作為空間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關鍵技術為“空間交會對接”;該技術是追蹤飛行器和目標飛行器在預定的空間軌道交會,并在結構上連成一體的過程。
技術作用
空間交會對接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1、用于大型空間設施的建造、運行和維修。
2、用于為長期在軌運行的空間設施提供物資補給、人員運輸和空間救援。
3、是用于登月和深空探索等航天任務。
技術難點
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具有四個方面的難點:
1、技術要求高。發(fā)射神舟飛船的運載火箭入軌精度指標比工程前期有大幅提高;載人飛行器在軌壽命要求大幅提高。
2、新技術采用多。首次使用了運載火箭高精度迭代制導技術,組合體控制和管理技術等。
3、驗證難度大。由于受地面環(huán)境和試驗條件限制,部分新研設備在空間環(huán)境下的功能性能指標無法得到全面真實的驗證,尚需通過飛行試驗考核。
4、組織實施復雜。由于任務持續(xù)時間長,發(fā)射次數(shù)多,整體性、時效性和關聯(lián)性強,交會對接過程關鍵事件多、決策點多,對任務組織指揮、各系統(tǒng)協(xié)同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

任務意義
天宮一號的發(fā)射標志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同時也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標志著中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科技視界》 評)
天宮一號作為載人航天空間應用實驗 平臺,共進行了地球環(huán)境監(jiān)測、空間環(huán)境探測、復合膠體晶體生長三個方面的科學實驗,獲得了大量寶貴的實驗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廣泛應用于國土資源、林業(yè)、農業(yè)、油氣、礦產、海洋、城市熱島、大氣環(huán)境探測、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國載人航天官網(wǎng)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