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宋代斗茶必備的建盞,如今已列為非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6-15 青野豐隆
最近這兩年,借助于一系列熱播影視劇,宋朝大有超過清朝,成為最熱門的歷史朝代的趨勢。而在各種熱播的宋代為時代背景的影視劇中,不管是早一點的《知否》,還是最近剛結束的《清平樂》,無不對宋代發(fā)達的文化大加展示。比如插花,比如茶藝,比如各種的點心,各種娛樂活動,所以宋朝也被網友冠以“風雅宋”的美稱。
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個視頻,教你如何制作一個星空碗,稱之為“把整片星空都裝進你的碗里”,成品很是夢幻美麗,然而回顧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你會發(fā)現(xiàn)在宋代已經有比之制作更加精湛的陶瓷工藝品——建盞,且深受日本、美國等國外收藏家喜愛。
?
在宋代,黑釉瓷器曾盛行一時,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窯口生產該瓷器,如北方的陜西、河南、山西、河北、山東,以及南方的福建建窯和江西吉州窯口,但這一瓷器到14世紀逐漸衰落,直至20世紀風靡日本和西方時,才又引起中國人的重視。
一、宋代茶文化與建盞
晚唐時期,建窯以生產青白釉瓷為主,但到宋朝,則以黑釉盞為主。這是因為人們飲茶方式發(fā)生變化。至宋朝時流行點茶,極重乳花。所謂乳花,別稱眾多,雅俗皆有,比如花、瓊花、玉花、白云等等。宋人盛行斗茶,斗茶時須看乳花以及“咬盞”之時長,“咬盞”便是乳花泛起時,留在盞壁的殘留物。有詩《無學點茶乞詩》曾云“盞深扣之看浮乳,點茶三昧須饒汝”,描述的便是乳花“咬盞”的情形。
?
所謂斗茶,自然要分出勝負,宋人斗茶判斷勝負主要通過觀察盞壁水痕。正如蔡襄在《茶錄》中所言“茶色白,宜黑盞”,茶色在黑釉瓷器中很容易顯示出來,便于觀察。再有,黑釉比青白釉具有更強的斥水性,不影響飲用口感,不影響茶盞清洗。因此,為滿足宋人斗茶需求,故而流行生產黑釉瓷器。后隨著飲茶方式變化,建盞逐漸衰敗,至明朝成了絕燒。
二、建盞釉色
建盞能在宋代眾多黑釉茶盞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就在于釉色里有多變的斑紋,符合宋人審美需求。建盞釉料在燒制前都是一個顏色,但經過高溫燒制后,才會因為溫度和冷卻速度的差異而出現(xiàn)不同的釉色和釉紋,大致上來說,一共有四種花色:曜變、兔毫、鷓鴣斑、油滴。
?
曜變建盞,又稱曜變天目,當今世界上僅存三件,均被收藏在日本,分別是大阪藤田美術館、以及東京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和大德寺龍光院。并且,收藏于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建盞藏品,被視作“天下第一”,更被日本人稱為“國寶”。
兔毫建盞,分為金兔豪、銀兔毫等,是建盞中使用最多、影響最廣的,其名最早是在唐代詩人呂巖的大云寺茶詩“兔毛甌淺香云白”一句中出現(xiàn)的。鷓鴣斑建盞,則更加珍貴,宋代陶榖曾記載“閩中造盞,花紋鷓鴣斑點,試茶家珍之”,由此可知其極受斗茶人士的重視。
油滴建盞是一種很特別的品種,在其釉面里顯現(xiàn)出一種油滴狀的斑紋,這種斑紋能在光線下反射出銀光。其斑點分布狀況類似于油滴在水面的分布情形,形狀呈散點狀圓形或者橢圓形,而在這些散點四周一般會有一圈似有似無的色釉交融圈。此外,若是燒制溫度偏高的話,可能生成一種類似于水滴狀的釉斑,這種斑紋十分神似兔毫盞的釉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大阪藤田美術館藏曜變建盞
三、建盞與日本
(一)日本茶道文化與建盞
古代日本曾從中國引進許多種瓷器,建盞當是其一,且十分受日本人喜愛。目前,建盞被發(fā)現(xiàn)于日本12世紀前期(大約是北宋晚期時代)福岡博多遺址的地層當中,而根據日本文獻可知,建盞的出現(xiàn)可追溯到13世紀。在北條氏執(zhí)政官金澤貞顯向稱名寺主持阿和尚借用茶具的信里,有“建盞,我知道了覆輪之事”一句。由此可見,當時的建盞應該很受日本中上層人士的歡迎。
?
與中國宋代相同,日本茶文化與建盞亦是關系密切。有一本十分著名的有關茶道文化的書《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分杏涊d著足利將軍家收藏了生產于中國的建盞茶碗,并記錄了其朋友對這些茶碗的評價。在這本書中,建盞按照釉色劃分了品級,曜斑(日本稱為“暇斑”)為最高品級,其次是油滴,“鰲盞”、“烏盞”等次之。且這樣一個劃分至今適用于日本茶道中。
(二)建盞與天目
天目與建盞一樣也是一款黑釉茶碗,日本文獻中對天目的最早記載是在1243年的《抵園執(zhí)行日記》一書中,書中寫明該碗是以400文購買的,價格遠低于建盞。早期中國學者經常把建盞與天目混為一談,由此引發(fā)了有關建盞與天目到底是不是同一個產品的相關討論。如今,隨著日本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不少中日學者認為,建盞與天目實際上應該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其理由是:首先,如今已存的天目茶碗傳世品都是出自于15世紀的地層,與建盞所處地層不同,且天目產品未曾見之于中國建窯,而日本學者又認為天目是來自于中國的;再者,從《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芬粫锌芍?,天目是品級最次的茶碗,并且價格低廉,與建盞無法相提并論;另外,從形制與制作工藝上可見天目與建盞是兩個不同的黑釉茶碗,其制作材料較為粗糙,碗腰也與建盞有所差別。
?
也有不少人認為天目是日本人給宋代福建建窯生產的建盞所取的名稱,并且這一名稱逐漸演變成日本當?shù)夭柰氲目偡Q。日本學者小山富士夫曾說,天目一開始可能代表建盞,然后慢慢發(fā)展成吉州窯生產的茶碗也被稱為天目,而到江戶時期,這個詞就成了茶碗或陶瓷器的總稱了。但無論天目與建盞之間有何關系,都無法忽視宋代建盞在中日陶瓷文化以及茶文化中的作用。
中國宋代茶文化的繁榮景象孕育了如此特別的黑釉茶碗建盞,它是宋代文學以及風俗文化的表現(xiàn),是古代瓷器制作工人們智慧的表現(xiàn)。在它身上,可以看見中國茶文化習俗的變遷,宋人愛好點茶、斗茶,而明人則已然換了飲茶方式;還可以看見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如日本茶道對建盞的推崇。如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繼承活動興盛,南平建盞制作技藝也入選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屬于我們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多多關注,了解其文化內涵,支持其工藝技術的發(fā)展。((作者:浩然文史?初八的太陽)
參考文獻
【1】武佩、圣王倩:《黑釉之雅:宋代建盞與茶文化》,《美成在久》,2018年05期;
【2】曾凡:《建窯考古新發(fā)現(xiàn)及相關問題研究》,《文物》,1996年08期;
【3】周亞東:《宋代黑釉建盞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南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4】周亞東:《宋風東漸中的建盞與“天目”的由來及承傳》,《南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