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到二十世紀:細數(shù)國外五大雕塑家
?
2018-2-28 青野豐隆
?
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代表——米開朗基羅
?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并稱為文藝復興后三杰。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nèi)里·德爾·米尼亞托·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于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后人對他的尊敬。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wèi)》,《創(chuàng)世紀》的作者。
?
?
?
?
(一)代表作《大衛(wèi)》
?
1498 年,年僅 23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為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創(chuàng)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兩年后即告完成。作品取材于圣經(jīng)故事: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無比悲痛。米開朗基羅卻將圣母刻畫成一個年輕、貌美、恬靜、典雅的少婦,她默默地俯視著死去的兒子,沉思、哀悼,耶穌靜靜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肅穆氣氛中,并洋溢著人類最偉大的母愛情感。它已大大超出了題材的限制,將生與死、痛苦與慈愛化為一體,和諧統(tǒng)一,贊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優(yōu)秀品質(zhì)。作品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人們不相信它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為此,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帶上,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
?
1501 年,26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創(chuàng)作他舉世聞名的杰作--《大衛(wèi)》。歷時三年,他用一整塊大理石雕塑出的《大衛(wèi)》總高達 5.5 米。米開朗基羅與前人表現(xiàn)大衛(wèi)戰(zhàn)勝敵人后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不同,而是選擇了大衛(wèi)迎接戰(zhàn)斗時的場景。藝術家生動地塑造了一個為事業(yè)斗爭的英雄形象:年輕、英俊、健壯、神態(tài)堅定自若,左手上舉,握住搭在肩上的"拋石帶",右手下垂,似將握拳,頭部微俯,直視前方,準備投入戰(zhàn)斗。米開朗基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在藝術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的象征。它贊美人體,謳歌正義和力量。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亦成為后世藝術家學習雕塑的楷模。
?
?
?
?
深度解讀大衛(wèi):米開朗基羅生活在意大利社會動蕩的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對所生活的時代產(chǎn)生了懷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傾注著自己的思想,同時也在尋找著自己的理想,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體格雄偉、堅強勇猛的英雄形象?!洞笮l(wèi)》就是這種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大衛(wèi)是圣經(jīng)中的少年英雄,曾經(jīng)殺死侵略猶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亞,保衛(wèi)了祖國的城市和人民。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xiàn)大衛(wèi)戰(zhàn)勝敵人后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wèi)迎接戰(zhàn)斗時的狀態(tài)。在這件作品中,大衛(wèi)是一個肌肉發(fā)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zhuǎn)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zhàn)斗。
?
?
?
?
?
大衛(wèi)體格雄偉健美,神態(tài)勇敢堅強,身體、臉部和肌肉緊張而飽滿,體現(xiàn)著外在的和內(nèi)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視著前方,表情中充滿了全神貫注的緊張情緒和堅強的意志,身體中積蓄的偉大力量似乎隨時可以爆發(fā)出來。與前人表現(xiàn)戰(zhàn)斗結束后情景的習慣不同,作者在這里塑造的是人物產(chǎn)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tài)似乎有些像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tài)表現(xiàn)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wèi)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不僅如此,《大衛(wèi)》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它對人體的贊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zhì)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作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征。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wèi)》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
?
?
?
(一)藝術地位
?
米開朗基羅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穩(wěn)定了自己藝術家的地位。1499 年創(chuàng)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學科的藝術實踐和細致入微的匠心獨運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們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譽為 15 世紀最動人的人性擁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劇卻掩飾了哀傷。立于西斯庭教堂的天頂畫下,置身西斯庭教堂的祭壇畫前,設想米開朗基羅的情感世界,照顧自身的肉體。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米開朗基羅的藝術與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思考不同,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 使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
?
?
?
二、巴洛克時期代表——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畫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藝術家,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設計,另外,他也是畫家,繪圖師,舞臺設計師,煙花制造者和葬禮設計師。1635年貝尼尼為他的情人創(chuàng)作了胸像《康士坦察.布奧諾列里可》,手法顯得更加自由。貝尼尼從1645年開始創(chuàng)作著名的《圣德列薩祭壇》,完成于1652年,長達十二年之久。藝術史上將其稱為十七世紀藝術上的卓越成就。1656至1667年間,他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建筑的雄偉柱廊,設計思想完全體現(xiàn)了教皇的要求。貝尼尼于1680年11月28日逝世,終年82歲。羅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
?
?
?
(一)代表作《圣德列薩祭壇》
?
貝尼尼的成熟藝術最最杰出的范例是羅馬維多利亞圣母堂的柯爾納羅小禮拜堂,他從藝術生涯最初就開始的不斷摸索前進至此臻于大成。小禮拜堂由樞機主教柯爾納羅委托建造,在小教堂的一個不深的耳堂中。正中心為《圣特雷薩的沉迷》,描繪西班牙加爾默羅會偉大改革家阿維拉的圣特雷薩的一次神秘體驗。特雷薩夢見一位天使用上帝之愛的火紅的箭穿入她的心。貝尼尼是根據(jù)特雷薩本人敘述的情況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雕像的姿態(tài)是這位沉迷的圣徒正暈倒在太虛幻境之中,前遮一直垂紗幔,置放于祭壇上方的一個壁龕內(nèi),用空中光線照明。這一作品把建筑藝術和裝飾藝術的許多因素結合在一起而且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在左右兩邊類似歌劇院包廂的空間可以看到柯爾納羅家族的許多成員,他們或是交談,或是讀書,或是祈禱,都是精神飽滿的樣子??聽柤{羅小禮拜堂百分之百地體現(xiàn)了貝尼尼的立體圖畫的理想。圣特雷薩和天使的形像是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但是觀看者識別不出它們究竟是立體雕刻或僅僅是深浮雕。天然的日光構成這一雕刻作品的組成部分,它從隱藏的光源照射兩個形像的上方和背后,金光閃閃。《圣特雷薩的沉迷》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雕刻,而是一幅有組織的風景畫,它由雕刻、繪畫和光線構成,還包括宗教劇中的崇拜者。
?
?
?
?
深度解讀《圣德列薩祭壇》:《圣德列薩祭壇》,完成于1652年,歷時長達十二年之久。藝術史上稱之為十七世紀藝術上的卓越成就。主人公德列薩是十六世紀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從小患了癲癇病,每次發(fā)作,均有幻覺產(chǎn)生,可感受到各種神的奇跡。后來她過著隱居生活,用書信將這些幻覺記載下來。到了十七世紀,教會利用德烈薩來宣揚宗教的神秘主義,于是將這位修女封為圣徒。貝尼尼表現(xiàn)的是德烈薩在一次幻覺中的景象,她看到小愛神模樣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來。她自己寫道:"我感到這個箭頭刺透了我的心,當他把金箭抽出時,我感到仿佛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經(jīng)受著一種無限的甜蜜,使我想把這種痛苦永恒地繼續(xù)下去……。"貝尼尼正是表現(xiàn)了這一情節(jié)和復雜的內(nèi)心情感。德烈薩的頭部無力地向后仰著,是一種昏迷失神的狀態(tài),臉色顯得蒼白,眼睛微微閉著,張開的嘴象在呻吟,手腳均無力地下垂,整個身體坐在好像飄動的云端之上。
?
?
?
?
這是由痛苦和幸福兩種對立感情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形象。德烈薩記述的是她對神的愛情,但確實表露的是人間愛情的悲酸情調(diào)。貝尼尼在這組雕像中熟練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豐富多變的衣紋和云朵。完全沒有石料的重量感。在這組祭壇的上部,還加了一束束鍍金的金屬條,燈光從上面照來,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戲劇效果,這是光效應的早期綜合利用的先例。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在風格上有著不同。前者強調(diào)寧靜和穩(wěn)定,后者強調(diào)運動。巴洛克還特別強調(diào)和表現(xiàn)人體復雜的曲線和明暗的對比。因此可以稱這一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優(yōu)秀代表作。
?
?
?
?
(二)藝術地位
?
貝尼尼是繼文藝復興以后到十八世紀前這一歷史時期極為重要的巴洛克雕塑家,他的優(yōu)秀作品具有現(xiàn)實主義意義,是有積極精神的巴洛克藝術家,他雖服務于教廷但也有反抗的一面,特別表現(xiàn)在肖像藝術中足可證明這一點,貝尼尼在雕刻技巧上有著重要的突破和貢獻。作為意大利巴洛克美術的首席,貝尼尼可謂是多才多藝。他能文善畫,頗具文藝復興時代的遺風。對于貝尼尼,當時人們曾經(jīng)這樣寫道:"上演了一出大眾戲,其中布景是他畫的,雕像是他雕的,機械是他發(fā)明的,音樂是他譜曲的,喜劇的劇本是他寫的,就連劇院也是他建造的。"他給予他那個時代的影響在歷史上是無人能與之匹敵的。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作為十七世紀藝術上最偉大的革新者之一,被載入世界藝術史冊。
?
?
?
?
?
?
三、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代表——卡諾瓦
?
卡諾瓦,意大利雕塑家。1757年11月1日生于意大利東北部泰維索省(Treviso)的波撒格諾(Possagno);,1822年10月13日卒于威尼斯。1783~1792年間為教皇克雷芒十四、十三世設計陵墓雕刻。1805年又為奧地利的瑪麗亞·克里斯蒂娜皇妃制作紀念碑雕刻。作品造型高度理想,修琢光潤,但有的失之呆板和程式化。是新古典主義雕刻的代表人物。
?
?
?
?
?
(一)代表作《拿破侖之母》
?
這座雕像自從公元1804年在拿破侖母親的羅馬寓所擬定初稿后,作者卡諾瓦便辛勞地用了幾年的時間來完成大理石作品。
卡諾瓦是一個追求完美的雕塑家,早期作過石匠。他經(jīng)常用泥巴或灰泥來塑模型,但這些材料不易存留,所以大理石成為他主要的創(chuàng)作材料。此雕像極端寫實,人物的眉目、頭發(fā)、皮膚,借助大理石的質(zhì)感,令人耳目一新,整個塑像仿佛有人的情感,慈眉微笑和滿臉平易,動態(tài)安詳,衣紋服貼,配合巧妙。這正是作者想要達到的目標,在完成此作之前,他曾做過多種草圖造型和模型制作,這件作品成功地展覽于巴黎沙龍,最后,拿破侖的母親把它作為禮物送給自己兒子。
目前,這座19世紀的雕塑存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在那里,享受著屬于他的殊榮。
?
?
?
?
(二)藝術地位
?
在卡諾瓦生活的十八世紀,整個雕塑藝術界比較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雕塑藝術創(chuàng)作應該注重形式是否完美,線條是否流暢。這種古典主義色彩極其濃厚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是業(yè)界較為承認的藝術標桿之一。進入到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以形式和細節(jié)為創(chuàng)作重點的風格也逐步演變成革命的宣傳媒介,這一時期的古典主義藝術風格即為"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強調(diào)建筑、美術、雕塑三者的融合,卡諾瓦在新古典主義的影響和推動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卡諾瓦一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他的作品充滿理想主義的情懷,細節(jié)的雕琢圓潤光澤,但部分作品過于程式。不過總體而言,卡諾瓦是新古典主義雕塑風格的代表性人物。
?
?
?
?
?
四、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代表——弗朗索瓦·呂德
?
呂德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家,在雕塑上,他與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并駕齊驅(qū),與19世紀法國最杰出的雕刻家烏頓、羅丹等人齊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婦孺皆知的那塊裝飾在巴黎凱旋門上的群像浮雕《馬賽曲》。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這尊浮雕被認為是不朽的。
在雕塑上,他與另一位浪漫主義雕塑家德拉克洛瓦并駕齊驅(qū),與19世紀法國最杰出的雕刻家烏頓、羅丹等人齊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婦孺皆知的那塊裝飾在巴黎凱旋門上的群像浮雕《馬賽曲》 。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這尊浮雕被認為是不朽的。
呂德是一個富商的兒子,23歲時進入巴黎雕刻家皮埃爾·卡特里埃的工作室學藝。1809年和1812年曾兩次獲"羅馬獎"。但都因法國政治局勢不穩(wěn),國庫空虛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拿破侖稱帝時,呂德參加了當時的帝政活動。帝政垮臺,他也被迫流亡到比利時。12年的流亡生活使他備感痛苦,從此政治上漸趨成熟。回國后,在法國人民革命浪潮的激勵下,他很快成了一位浪漫主義的雕刻家。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義的嚴謹,也富有浪漫主義的激情。
?
?
?
?
(一)代表作《馬賽曲》
?
《馬賽曲》是1792年,奧國軍隊武裝干涉法國革命時,馬賽人民威武雄壯地開赴巴黎戰(zhàn)斗時所唱的愛國歌曲。法蘭西共和國建立以后,立即被決定用作法國國歌。呂德借用這一曲名作為浮雕的題名,無疑是要在這座雄偉的凱旋門建筑物上宣傳革命,宣傳法蘭西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讓這一尊浮雕成為象征人民民主思想的紀念碑。
呂德的《馬賽曲》(1833-1836)可以說是德拉克洛瓦的油畫《自由領導人民》在雕塑中的姐妹作。呂德為巴黎凱旋門所作的這尊巨型浮雕表現(xiàn)了法國志愿軍在1793年時為反對奧地利和普魯士軍隊入侵而出征的場面。其中最上方振臂高呼、戴著翅膀的人物形象是自由女神的特征,在她指引下的志愿軍正在向前沖鋒,每個人都迸發(fā)出勢不可擋的力量。這組群像表現(xiàn)了法國人在大革命時期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正如一曲奏響的法國國歌《馬賽曲》。
?
?
?
?
深度解讀《馬賽曲》:浮雕《馬賽曲》分為兩個部分: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義、勝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劍,左手高舉,在號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沖去。她那張開的羽翼, 飛舞飄動的衣裙,和召喚性的內(nèi)在激情,表現(xiàn)出急速的運動和奔放的革命熱情。兩腿大步向前邁進,更加強了浮雕形象的前進感。女神占據(jù)整個浮雕的上半部,正從人們頭頂上疾馳而過。下半部是一群志愿軍戰(zhàn)士,在女神的熱情號召下蜂擁前進。其中心人物是一個有著大胡子的戰(zhàn)士,他帶領自己年輕的兒子一起參加戰(zhàn)斗,少年依傍著父親,走得更加堅定有力。和這個躍躍欲試的激動少年相對應的,是走在其后的沉著剛強的老人,他仿佛多次為自由而戰(zhàn),今天為了祖國又從容奔赴疆場。行列的最前面,號手正在吹響進軍號,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寶劍的戰(zhàn)士,有彎腰系結兵器的弓箭手,這些細節(jié)預示著戰(zhàn)斗即將開始。所有這些人物被組成一個整體,顯示出一種劍拔弩張的聲勢。
?
?
?
?
?
在這件不朽的作品中,雕塑家特別突出地表現(xiàn)了具有革命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國人民的特征。雕刻家在這座高浮雕的處理手法上也是巧妙的,他運用了聯(lián)想和照應的處理手法,通過一面向前邁進,一面伸手向后召喚的自由女神與蓄髯男子的動勢,人們自然地會感覺到跟隨在他們身后的洶涌澎湃的進軍人流,而不是把這種革命熱潮局限在少數(shù)人身上。由于雕刻家運用照應的手法把人群分為上下兩層,女神向前飛躍的形象加強了人群的動勢,下面人群中勇敢堅定的英雄形象則回答著女神的熱情呼喚,使人感到他們的真實性。藝術家在這里廣泛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象征手法,顯示了人民氣勢磅礴的反抗力量。為了保衛(wèi)祖國,這股戰(zhàn)斗的洪流將從墻上沖出,給人以巨大的感染力。
?
?
?
?
(二)藝術地位
?
他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雕塑家,在雕塑上,他與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洛瓦并駕齊驅(qū),與19世紀法國最杰出的雕刻家烏頓、羅丹等人齊名。其代表作即是巴黎人民婦孺皆知的那塊裝飾在巴黎凱旋門上的群像浮雕《馬賽曲》。在浪漫派雕刻史上,他這尊浮雕被認為是不朽的。
?
?
?
?
五、二十世紀雕塑家代表人物之一——賈科梅蒂
?
賈科梅蒂瑞士超現(xiàn)實以及存在主義雕塑大師,畫家。1901年10月10日生于博尼奧,1966年1月11日卒于庫爾。早年畫過素描和油畫,成就最大的是雕刻。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 普遍存在于人們心理上的恐懼與孤獨。
1934年賈科梅蒂33歲,超現(xiàn)實藝術家們將賈科梅蒂創(chuàng)作理念的改變視為一種背棄,并召開了一個會議,指責他對超現(xiàn)實主張的不忠,賈科梅蒂隨后走出會議室,從此離開了布魯東所屬的超現(xiàn)實團體。
他的雕塑、繪畫及素描,都源于他對人物形象的獨特觀點,也反映出20世紀人類的軟弱與不堪一擊。他的雕塑呈現(xiàn)典型的特色:孤瘦、單薄、高貴及顫動的詩意氣質(zhì)。繪畫多以親友為描繪對象,色調(diào)偏暗沉。素描則較為自由,但處處可見一位藝術家的苦心與才情。令人動容的是,他那脆弱和保護姿態(tài),以及那原型的即興。
?
?
?
?
?
(一)代表作《行走的人》
?
《行走的人》中塑造的是一個人大步向前的動態(tài)。雕像沒有頭部和雙臂,但在這殘缺的軀干下,觀者能感覺到作品中蘊涵的無窮動能,一人堅定地走在風云叱咤的大氣里??墒侨绻覀冏屑氂^察這一行走的動作,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動作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這似乎違背了自然。然而,對于自然,羅丹始終將其奉為藝術家心中的女神,認為只有懷著對自然恭敬之心,并真實表現(xiàn)自然的藝術家,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而那些為了愉悅人的眼睛,改變自然,將丑陋畫成美麗的藝術家,完全是失敗者。這個思想也在羅丹的《老娼妓》中集中體現(xiàn)出來。
?
?
?
《行走的人》也合乎于他所信奉的真實自然的法則。羅丹曾說"塑造只是表現(xiàn)外表;我卻在外表之外,兼表內(nèi)心,這當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看到的是全部的'真',不只是外表的'真'。"真實的自然并不只是人們眼中的自然,更多的是藝術家心中的自然。羅丹的心中,行走是一段時間的動態(tài),是一個完整的動作。他將行走的連串動作分別呈現(xiàn)在人體各個部位上,觀者視線隨之移動,產(chǎn)生雕像活動和行走的感覺。作品表達的是一段時間內(nèi)的行走動作,而非我們行走的某個瞬間狀態(tài)。所以,把羅丹雕塑說成是印象主義的,并不準確。事實上,要完美表現(xiàn)人體行走一連串動態(tài)的過渡,需要透徹了解各個動作的銜接關系。他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在研究人體時,總是讓模特自由自在地在工作室里活動,而不是讓他們機械地擺出某個造型。
?
?
?
(二)藝術地位
?
作為二戰(zhàn)后歐洲雕塑創(chuàng)作中最強的一位,賈科梅蒂的重要性在于:作品中具有豐富的視覺和哲學源泉,他強烈地驅(qū)使自己去抓住他在外部世界感覺到的瞬息即逝的幻覺,以及要完整的反映人類形象的需要。
2010年2月3日,拍賣師在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瑞士雕塑家賈科梅蒂的雕塑作品"行走的人"。 該作品最終以6500萬英鎊(1.043億美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畢加索《拿煙斗的男孩》創(chuàng)下的1.042億美元的單件藝術品拍賣紀錄。
?